您好,欢迎您来到优质农产品门户

做好生态休闲农业文章

2018-01-15 11:22:19| 发布者: |来源:

摘要: ...

国务院发布《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(2016—2020年)》,从七大方面布局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。 《规划》要求,拓展农业多种功能,依托农村绿水青山、田园风光、乡土文化等资源,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。

一、我省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概况

我省生态休闲农业资源禀赋良好,发展迅速,各地都培育了一批有地方特色、自然质朴的生态休闲农业项目,生态休闲农业景点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。

以马鞍山为例:当涂大青山桃花节开幕当天共接待游客6万人次,实现旅游销售收入400万元;和县举办乡村旅游月、梨花观赏节、香泉文化旅游周等活动,全年接待游客240万人次;含山举办采茶节、褒禅山户外旅游节、老鹅汤美食节三大节庆活动,全年接待游客138.9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.2亿元。这充分显现了生态休闲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。

二、我省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

规划滞后。目前我省及各市生态休闲农业规划不健全,产业发展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。由于缺少规划引导,导致布局不尽合理,项目设计雷同,功能不配套,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从性。

制约因素突出。一是土地问题。受到土地用地性质调整的制约,多数生态休闲农业设施建设无法合法化。二是资金投入不足。大多数的生态休闲农业项目普遍规模较小、设施简陋。三是与农业产业结合不够。没有把开发农产品或旅游产品与游客游览、品尝、购物、休闲度假等活动有机结合。由于生态休闲农业资源和项目缺乏统筹培育,缺少有机串连,未形成链状开发,所以看似“节”很多,但未能常年性吸引大规模的游客。

扶持政策分散,支持力度不够。我省目前鼓励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尚待建立,专项扶持资金尚待落实。

三、推进生态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“着力点”

要科学规划,注重特色。一是抓紧编制 《安徽省生态休闲农业专项规划》和各市相关规划的完善,对生态休闲农业项目建设实施刚性指导。二是注重特色,避免雷同、重复建设、 毁农造景现象。三是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、保护、传承和利用,强化历史文化名村(镇)、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,传承乡土文化。

要因地制宜,农旅结合。一是项目建设要突出“农”味。力求贴近农家生活,吃农家饭、住农家屋,干农家活、享农家乐,注重增加农民收入。二是要以创新的理念。结合“一乡一品”、“一村一业”发展,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模式,展示安徽休闲旅游农业的特色优势。

要规范发展,顶层引导。一要研究制订《安徽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技术导则》、《安徽省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实施办法》,引导休闲旅游农业健康发展。二要规范项目管理。构建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,提高服务质量,确保游客身体健康、生命安全。

www.yzncp.net


相关阅读

最新评论

网站首页 | 农产品新闻资讯 | 农产品商城 | 知名企业 | 供求信息 | 展会信息 | 联系我们 | 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 2015. All rights reserved.优质农产品门户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蒙ICP备13002842号

电话:555-555-5555 地址: 753 Main Street E-MAIL:test@altoromutual.com 邮政编码:017100

亮照